林新發鎏金作品-八吉祥景泰藍淨香爐(爐徑10.8公分、高度20.8公分)
大家安唷~~丫倫又來分享超美的景泰藍鎏金作品唷! 這顆爐器應該一眼就看得出是淨香爐叭~~丫倫似乎一直沒有大家解釋一下何謂景泰藍 這裡就簡單的做個介紹囉!對了順手附上以前分享過的景泰藍爐給大家回味一下囉! http://tw.myblog.yahoo.com/lin-shinfa/article?mid=9198 景泰藍技術的發源地是在對岸的北京,而在現今發現最早的景泰藍是元代的作品, 所以景泰藍技術 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早期的景泰藍多為倣古青銅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出產的作品最為精緻。 但是到了中國的元朝時,搯絲琺瑯就由傳教士自中亞傳入。 中國人吸收了這種琺瑯器的製造技術,並幾經改良、發揚光大, 成為中國特有的一項工藝技術。明朝景泰年間,這種琺瑯的製造盛極一時, 製品多,也最精美,當時的成品常以一種特有的藍色為基調,「景泰藍」因而得名。 景泰藍在 學術上正式名稱是 銅胎掐絲琺瑯 , 白話的說法就是種將各種顏色的 琺瑯 附在 銅胎 或是 青銅胎 上, 再經過燒製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 到了後期又加上了 寶石 藍、 孔雀 藍色釉作為底襯色,所以最終演變成「景泰藍」這個名字。 精美的景泰藍製品色彩非常的潤澤鮮明,胎骨厚重堅實,搯絲整齊勻稱以及鍍金燦爛光亮。 景泰藍的 釉料 非常多種,最常用的還是 天藍 (淡藍色)、 寶藍 (青金石色)、 紅 (雞血色)、淺綠(草綠色)、深綠(菜玉色,有半透明感)、白(車渠色)、 葡萄 紫(有 玻璃 質感的紫晶色)、紫紅( 玫瑰 色)、翠藍這幾種顏色。 到了清朝晚期景泰藍作品才從單純的宮廷藝術逐漸走向了民間和國際市場。 在1904年的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景泰藍獲得了工藝美術品一等獎, 這也使景泰藍的聲譽日益增高、身價倍增。 要製作精美的景泰藍,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型製作(制胎):將紫銅片按照圖紙剪出各種不同形狀,並用鐵錘敲打成各種形狀的銅胎, 然後將其各部位銜接上好焊藥,經高溫焊接後便成為器皿銅胎造型。 二、掐絲:用鑷子將壓扁了的細紫銅絲掐、掰成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 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銅胎上,然後篩上銀焊藥粉, 經900度的高溫焙燒,將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 三、點藍:焊好絲的胎體經酸洗、平活、整絲後便可上釉了。 所謂點藍就是用金屬小鏟把各種琺瑯釉料填入絲紋空隙中,經過800度的高溫燒熔, 將粉狀釉料熔化成平整...